为此德国马克思-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进行了一场实验,那就是观察婴儿看到蛇之后的反应。
这时许多关爱孩子的人可能觉得很不忍心,怎么能让婴儿去面对可怕的蛇类呢?科学家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就只是向婴儿展示蛇的图片而已。
据悉,参与实验的是六个月大的婴儿,而展示的图片当中除了有蛇以外,还有蜘蛛、花朵和鱼类。
向婴儿展示蛇的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当婴儿看到蛇的图片时,其瞳孔明显变大了,而实验过程中的光线并没有变化。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人类脑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被激活的反应,当人产生压力反应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表现。
去甲肾上腺素被激活会导致瞳孔放大
由此可见,从来没见过蛇,按理来说对蛇的危险一无所知的婴儿,也对蛇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随后科学家又向其展示了,许多同样对人类性命具有威胁性的大型哺乳动物,但是婴儿的瞳孔却没再出现过类似的变化。
因此,婴儿特殊的反应可以说明,人类对蛇的恐惧是来自“基因”或者说来自“祖先”的。并且不止是人类会表现出天生恐蛇的特性,大部分灵长类动物都有相似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人类天生就怕蛇?蛇究竟对人类的祖先做了什么导致我们保留了如此深刻的心理阴影呢?
害怕蛇的灵长类动物
人类进化中形成的“恐蛇信号”
首先我们可以将蛇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但是一般来说,对蛇不太了解的普通人,是无法区分有毒还是无毒的。
蛇作为一种身体细长、天生没有四肢的动物,从本质上来说和人类有着极大的差异,而我们很难对这种“异己”产生喜爱之情。
蛇的品种很多
其次,科学家认为蛇类早在1.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相较于其它依旧存在的大型哺乳动物,蛇与人类祖先共存的时间明显更长。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袭击人类的它们给我们的“基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的蛇类动物学家五律教授表示,“人类的祖先还在树上生活的时候,是有机会遇到树栖的蛇的。后来森林逐渐稀疏衰落,古猿被迫下地,遇到蛇或接触蛇的机会就更多了。他们捕捉蛇作为食物,或者被蛇咬伤而发生死亡……”
蛇在各个环境中都有
并且人对蛇的恐惧不仅具有普遍性,部分地区还会将这种恐惧转换成崇拜的情绪,将其化作图腾。
比如在某些部落当中,蛇就有着神秘的色彩。它不仅与各种超自然现象相连,代表的还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死亡、凶恶、灾祸等等。像在《圣经》当中,就有蛇诱导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描述。
引用夏娃偷食禁果的也是蛇
为了找到人类对蛇的恐惧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不仅用婴儿进行了实验,还进行了多次的动物实验。
比如向实验室中饲养的猴子,展示野生猴子面对蛇时的恐惧表现。它们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认识到蛇的恐怖,并且在这之后出现相同的反应。
实验室里的猴子
但是当科学家将对象换成其他的东西时,猴子却不会做出这样的条件反射了,就算有,恐惧也不如蛇带来的强烈。
因此他们认为,灵长类动物对蛇的恐惧可能不仅有简单的条件反射,还有后天的习得。而这种习得,是会刻在DNA里代代相传的。
科学家库克等证实了人对蛇与花和蘑菇的反应是有质的差别的,对蛇被试的心率加快表明害怕;对花和蘑菇心率减慢表明注意。并且,人对蛇比对伴随有大声噪音的枪刺激有更强烈的条件反射。
人类的害怕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人类早期的生活环境。当人类的祖先在野外生活并学会使用工具之后,面对大型的动物其实没那么害怕,因为在提前发现对方的情况下还是有机会可以挣扎一下的。
但是蛇的体型和其运动的方式,注定了它们喜欢搞偷袭,在这种频繁的偷袭之下,人类祖先的神经就变得愈加“敏感”,渐渐地便形成了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印象。
科学家认为这种恐惧模块可能是独立于意识的,它有着超高的敏感性,很容易就能被激活,比如当你看到蛇的图片时,就会产生生理性的不适感。
蛇的偷袭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人类对蛇表现出天生的恐惧,也不能只让蛇来背锅,而与爬行动物曾经造成的威胁有关。
因为在哺乳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爬行动物都曾对它们的生存造成过极大的威胁,比如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应该就给最早的哺乳动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哺乳动物的演化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蛇类在很早的时候,可能与人类还有过一段和谐共处的时间,并且那时候的蛇不仅体积非常的大,还没有毒。
蛇也曾与人类“和平共处”
当我们研究《山海经》的时候就会发现蛇在其中有着多种作用,那时的人们不仅会将蛇当成看家护院的保安,比如“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还会把蛇当成交通工具,比如“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山海经》当中的大蛇
为此有生物学家专门对蛇的进化史做了一定的研究,结果证明在上古时期,蛇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得多,不过那时的蛇是没有毒的。因此,人类在那时应该和蛇维持了一段“和平共处”的关系。
可见,人类与蛇之间曾经虽然有过激烈的搏斗,但是胜负却一直是轮流转的。
不过,当部分无毒蛇的唾液腺变成毒腺,上颚的牙齿也变成与毒腺相连的毒牙之后,这种表面的和平就被打破了。人类再度加深了对蛇的恐惧印象,并且一直将这种印象保留到了现在。
蛇的毒牙和毒腺
值得一提的是,“恐蛇”的表现也为人类的进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因为蛇往往会悄无声息地靠近,所以就要求人类的视力和大脑进化的更完善,以保证及时发现它们并做出反应。
这样来看的话,蛇的存在确实加快了人类进化的脚步。
促进大脑的进化
并且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蛇类是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蛇类,那么鼠类和各种虫类可能就会异常地猖獗,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农业和林业发展都会受到威胁。
蛇帮忙消灭老鼠
如今大部分的人类已经远离了深山老林,鲜少有与蛇类打照面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恐惧,就将蛇类“灭杀”,而是要学着与它们再度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