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屋

▲河岸边的餐位。

佬少爷是一间主要出品窑菜的餐厅,这“窑菜博物馆”便是窑炉的所在,客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窑炉和窑菜的制作过程。

▲机械控制架子放菜入窑。

窑炉长11米,宽2.5米,高约1米,共6个炉膛。所谓“窑菜”,就是把食物调好味,以锡纸裹封放入窑炉里焗熟,以表现食物原汁原味见称。

▲窑炉

当天见到佬少爷三位创始人中的两位——郭生和周生。之所以叫“佬少爷”,多少带点俏皮和“玩世不恭”的成分。“佬”和“少爷”皆指这三位合伙人。依我理解,“少爷”是代表态度、品位和情调,“佬”是轻松的调侃,在他们那张叫“美食研究报告”的点菜纸上印有少爷们的愿景——“任性做餐饮”。

窑菜这种类型的饮食,是三位创始人在罗浮山偶遇到的,很感兴趣,于是便回来兴奋“造窑”。佬少爷造的这个窑是升级版,除了依然是传统的黄泥心,外在却加了自动化设备——机械控制食物的进出和窑炉的温度。

当天见到佬少爷三位创始人中的两位——郭生和周生。之所以叫“佬少爷”,多少带点俏皮和“玩世不恭”的成分。“佬”和“少爷”皆指这三位合伙人。依我理解,“少爷”是代表态度、品位和情调,“佬”是轻松的调侃,在他们那张叫“美食研究报告”的点菜纸上印有少爷们的愿景——“任性做餐饮”。

窑菜这种类型的饮食,是三位创始人在罗浮山偶遇到的,很感兴趣,于是便回来兴奋“造窑”。佬少爷造的这个窑是升级版,除了依然是传统的黄泥心,外在却加了自动化设备——机械控制食物的进出和窑炉的温度。

▲创始人之一郭生。

在佬少爷那张叫“美食研究报告”的点菜纸上印有少爷们的愿景——“任性做餐饮”。

首先来的是餐前三宝——炸崖口云吞、虾仔及具有本地特色的木瓜酸,这些其实都是前辈的零食,在此得以体会一番。

这里是吃窑菜为特色,窑菜又以窑鸡为最出名,因此,我们饮过窑汤之后首先吃的是窑鸡。

▲功夫窑汤

相信大家都吃过“泥煨鸡”,是以黄泥包着整只鸡,投于土制炉中或柴火堆中焗熟,煨番薯这些都是这类型的经典角色。而窑菜就是这个意思。刚出炉的窑鸡,丰富的汁水完全保留在鸡肉里外,烧烤的香气从主体集中发出,缭绕鼻腔,再通过鸡肉进入口腔,甜滑鲜香。

窑鸡是以800度(炉温最高可到1000度)高温焗18分钟而成,这个结果是他们试验无数次而得出的(窑菜研究所并非一个花花名字)。

下面出的撒椒窑水库鱼头则用500度焗不到15分钟,这个撒椒窑鱼头其实就是剁椒鱼头,只不过还加了自调的辣酱,味道很好很有趣。至于鱼身,可以是柠檬鲜花椒鱼片或椒盐炸。这回吃的是后面一种。

许多蔬菜甚至是汤都可以用这些方法焗出,比如一开始试的一盅盅的功夫窑汤和佛跳墙,都是整盅和整煲在窑里出品。

▲佛跳墙

窑炉是24小时不熄灭的,不用时也保持两三百度的温度,早上放上荔枝柴,把汤放窑里两个多小时,中午即可供应客人。佬少爷在调料和食材上花工夫,有万变不离其宗之意,即无论窑菜也好,普通的烹调手法也罢,食材的讲究终是永恒的。

窑炉是24小时不熄灭的,不用时也保持两三百度的温度,早上放上荔枝柴,把汤放窑里两个多小时,中午即可供应客人。佬少爷在调料和食材上花工夫,有万变不离其宗之意,即无论窑菜也好,普通的烹调手法也罢,食材的讲究终是永恒的。

说完窑菜,再说说少爷们的私房菜,比如红烧石头猪,味道好之余,石头猪也是少爷们平日游玩所见——在清远爬山遇见的走山猪,又抱回来试验一番。

▲粉葛红烧石头猪。

姜茸盐油煲仔饭,够五人以上的都要点一煲试试,简单悠长的味道最叫人回味念想。

可作为点心的芝士番薯和大包则是少爷们生活心得之作,番薯明明可以简单丢进窑里可他们偏不,加奶加芝士搓番薯再酿回皮中焗出,香甜可人,风趣与情调便从此中来。

▲芝士番薯

至于大包更是早已风靡全省的“粤大包”品牌形象大使,出自最爱玩厨房、玩技术的周少爷。

价格:贵不贵见仁见智,自己试比较实际。

地址:南朗镇(沙头涌派出所西500米)

【热门推荐(点击可打开)】

1、

2、

3、

小榄发布编辑部

编辑:子健

来源:中山旅游、中山商报、掌上中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